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技术创新破局 重庆泥鳅苗攻克育苗关键难题 成活率与品质双提升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10-23 | 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铜梁区 “绿源水产” 重庆泥鳅苗育苗基地的智能温室里,工作人员正通过温控系统将水体温度精准控制在 28℃,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溶解氧、pH 值等关键指标 —— 这套由基地与西南大学联合研发的 “智能育苗管控系统”,让重庆泥鳅苗的培育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成活率稳定在 93% 以上,较传统露天育苗提升近 30 个百分点,成为 “重庆泥鳅苗” 技术创新的生动缩影。
传统泥鳅苗培育长期面临 “人工催产成功率低、苗种开口难、疫病防控难” 三大痛点,制约产业发展。为破解这些难题,重庆泥鳅苗育苗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定向攻关:在亲本选育环节,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团队历时 3 年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泥鳅亲本,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催产成功率从 50% 提升至 85%,为重庆泥鳅苗提供优质种源保障;针对苗种开口阶段 “饵料不适导致成活率低” 的问题,“绿源水产” 研发出 “蛋黄 + 轮虫 + 益生菌” 复合开口饵料,使泥鳅苗开口成活率从 70% 提升至 95%,且苗种规格整齐度提高 40%,有效解决 “大小不一” 的行业难题。
疫病防控技术的突破,进一步保障重庆泥鳅苗的品质安全。永川 “渝水良苗” 基地建立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疫病防控体系,通过定期检测水体微生物、投放中草药制剂(如五倍子、大蒜素)替代传统抗生素,使泥鳅苗发病率从 12% 降至 3% 以下,且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达 100%。该基地还开发出 “泥鳅苗疫病预警模型”,通过监测水温、氨氮含量等数据,提前 72 小时预警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常见病害,2024 年成功避免 3 次大规模疫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超 200 万元。
智能化装备的应用,让重庆泥鳅苗培育效率大幅提升。江津 “鳅乐多” 育苗基地引入物联网设备,实现水体环境参数自动监测、精准调控,工作人员通过手机 APP 即可远程控制增氧机、投饵机,单个人工可管理 50 亩育苗水体,较传统管理模式节省人力成本 60%;基地的自动分拣设备还能根据泥鳅苗体长(2-3cm、3-4cm)精准分拣,满足不同客户的养殖需求,2024 年该基地重庆泥鳅苗订单履约率达 100%,客户满意度超 96%。
截至 2024 年,重庆泥鳅苗育苗企业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18 项,参与制定《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 6 项,技术水平跻身全国前列。“技术创新让‘重庆泥鳅苗’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未来我们将继续研发‘抗逆性更强、生长周期更短’的新品种,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