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技术创新破局 重庆泥鳅苗实现 “高成活率、优品质” 双突破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10-23 | 0 次浏览 | 分享到:
面对传统泥鳅育苗 “亲本退化、病害频发、成活率低” 的痛点,重庆科研机构与育苗企业深度合作,在亲本选育、集约化育苗、病害防控等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推动重庆泥鳅苗品质与产能双提升,2024 年全市重庆泥鳅苗平均育苗成活率达 90%,较 2020 年提升 25 个百分点,优质种苗(体长≥4cm、无畸形)占比超 85%。
亲本选育筑牢重庆泥鳅苗品质根基。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联合江津 “渝鳅源” 基地,开展泥鳅亲本提纯复壮工作,从长江野生泥鳅中筛选优质亲本,通过 3 代定向选育,培育出 “渝鳅 1 号” 优良品种,该品种生长速度较普通泥鳅快 30%,抗病能力提升 40%,适宜重庆及周边地区气候水质。2024 年,“渝鳅 1 号” 亲本繁育的重庆泥鳅苗达 1.5 亿尾,占全市总产量的 47%,在四川泸州、贵州遵义等地的养殖试验中,亩产泥鳅从传统的 800 斤提升至 1200 斤,深受养殖户青睐。“优质亲本是重庆泥鳅苗的‘基因密码’,我们每年都会更新 20% 的亲本,确保种苗品质稳定。” 市水科所研究员介绍,目前 “渝鳅 2 号” 正在研发中,重点优化低温适应性,以满足北方市场养殖需求。
集约化技术提升育苗效率。传统重庆泥鳅苗培育依赖土池,受天气影响大、占地广,如今头部育苗企业普遍采用 “工厂化循环水育苗系统”:永川 “绿康育苗厂” 的恒温育苗车间内,120 个育苗池通过管道连接,实现水质自动监测(pH 值、溶氧量实时调控)、粪便自动分离、水体循环利用,单平方米育苗量从传统土池的 500 尾提升至 2000 尾,且育苗周期从 45 天缩短至 30 天。该系统还配备紫外线消毒与益生菌添加装置,有效预防烂鳃病、赤皮病等常见病害,2024 年该工厂重庆泥鳅苗病害发生率仅 2%,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15%。“工厂化育苗让重庆泥鳅苗摆脱了‘靠天吃饭’,即使在高温、暴雨天气,也能稳定供应优质种苗。” 绿康育苗厂负责人表示,2024 年该厂育苗量达 6000 万尾,订单排期已至 2025 年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