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重庆鳅苗繁育技术突破国际壁垒,西南最大智能化基地年供苗 2 亿尾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07-31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 年 7 月重庆永川建恩水产养殖基地自主研发的 "渝科 1 号" 抗病泥鳅苗通过欧盟水产养殖认证,成西南首个获国际权威认证的泥鳅苗种。该基地采用 "物联网 + 生物育种" 技术,年产能 2 亿尾,产品出口 12 个国家和地区。其核心技术有三方面突破,包括提升泥鳅抗白斑病能力和成活率、开发循环水育苗系统降低能耗、建立区块链溯源体系。智能化生产线有 AI 视觉检测仪和声波诱食系统,后者申请 12 项发明专利。基地还将泥鳅苗繁育与乡村振兴结合,通过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配套 "智能养鳅云平台" 成全市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基地目标是 2026 年前建成国家级水产种业产业园,下一步联合西南大学开发抗高温鳅苗品种,计划在老挝、越南建海外繁育基地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2025 年 7 月,位于重庆永川的建恩水产养殖基地宣布其自主研发的 "渝科 1 号" 抗病泥鳅苗通过欧盟水产养殖认证,成为西南地区首个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的泥鳅苗种。该基地采用 "物联网 + 生物育种" 技术,年产能达 2 亿尾,产品已出口至东南亚、中东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标志着 "重庆泥鳅苗批发" 正式跻身全球高端水产种苗供应链。


作为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点扶持项目,建恩基地的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泥鳅抗白斑病能力提升 300%,成活率从行业平均 75% 提升至 92%;二是开发循环水育苗系统,用水量较传统模式减少 60%,配套的光伏供电系统使单位能耗降低 45%;三是建立区块链溯源体系,实现从亲本选育到成品苗销售的全流程数据追踪,每尾种苗均附带唯一二维码,可查询其生长环境、疫苗接种记录等 18 项信息。


在智能化生产线上,48 台 AI 视觉检测仪实时扫描鳅苗健康状态,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出 99.7% 的畸形苗。"我们自主研发的声波诱食系统,能根据鳅苗活跃度自动调整投喂量,使饲料转化率提升至 1.2:1。" 基地技术总监王强介绍,这套系统已申请 12 项发明专利,其中 "一种基于生物电信号的鳅苗应激反应监测装置"(专利号 CN202510897654.3)通过传感器捕捉鳅苗细微动作,提前 48 小时预警疾病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建恩基地创新性地将泥鳅苗繁育与乡村振兴结合。通过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已带动周边 300 余户农民参与稻鳅共生项目,每亩稻田增收超 8000 元。其配套的 "智能养鳅云平台",可远程监控农户养殖池的溶氧、氨氮等参数,异常情况自动触发专家在线指导。目前,该平台已接入重庆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成为全市智慧农业示范项目。


"我们的目标是在 2026 年前建成国家级水产种业产业园。" 基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西南大学开发抗高温鳅苗品种,使重庆鳅苗在 40℃极端环境下的存活率提升至 85%,并计划在老挝、越南建设海外繁育基地,进一步扩大 "重庆泥鳅苗批发" 的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