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养殖泥鳅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05-31 | 589 次浏览 | 分享到:
泥鳅既好吃营养又高,很多人喜欢吃,那么泥鳅要怎么养殖呢?养殖时都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由重庆泥鳅苗讲讲吧。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养殖泥鳅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泥鳅既好吃营养又高,很多人喜欢吃,那么泥鳅要怎么养殖呢?养殖时都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由重庆鱼苗批发讲讲吧。

  养殖池的面积一般为100~150平米。池壁必需高出水面约40厘米,注、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水深应保持在30~50厘米。放养前要投放猪粪、鸡粪等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为泥鳅提供良好饲料。每100平米池底可埋入干鸡粪或猪、牛粪20kg.

  泥鳅属于杂食性食物,如蔬菜、小昆虫等食物。必需放在适当的数量。不应导致过量,这容易影响水质。此外,及时清理水中多余的饲料和其他杂物,并定期更换水。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周更换一次水。良好的水质有利于泥鳅的健康生长。水温会直接影响泥鳅的生长状态,水温不合适会影响泥鳅的摄食。因此,有必要控制水温。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其增长。

  第一、放养前准备。

  第二、放养泥鳅苗。

  第三、养殖管理。

  第四、养殖时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讲述的就是养殖泥鳅的方法和养殖时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建塘要求: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中性,池塘壁要夯实以不漏水为标准,池塘进水排水要方便,养殖场周围要安静,水质要好没有污染,每亩池塘要配有1台增氧机,池塘四周要设置防鼠网。

  2清理池塘: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再用增氧颗粒和复合盐将水质改善一下。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3培肥水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第二、放养泥鳅苗。

  1选泥鳅苗: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没有病害,3厘米-4厘米长的泥鳅苗。运送会苗种的时候,要小心一些不要伤到苗种,运到池塘边之后,用食盐水淋一遍鱼种,再放养。

  2放养密度:放养苗种的最佳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第三、养殖管理。

  1投喂饲料:投放泥鳅苗之后,要在池子边放6个专门装泥鳅饲料的桶,每个桶里装10斤泥鳅专用膨化类饲料,连续投喂3天将桶里的饲料用完后再次装10斤饲料继续投喂。最开始投喂的饲料直径要在0.3毫米,投喂10天之后用直径在0.5毫米的饲料,之后再过10天投喂0.8毫米饲料,直到满一个月为止。养满一个月之后,用专门投饵机进行投喂。投喂时间要在早晨7点至8点之间。每亩池塘要设置2台投饵机。

  2水质管理: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出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3预防疾病:每隔一定时间要在池子里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这样可以调节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免疫力,泥鳅得病几率就会减少。

  4捕捞:从放养泥鳅到捕捞大约需要3个月至5个月。泥鳅只要长到10厘米长的时候就可以捕捞上市了

  第四、养殖时要注意的问题。

  1购买泥鳅苗的时候,要严格把关质量,以免放养后呈现意外情况。运输会来的泥鳅苗要先消毒再放养。

  2养殖泥鳅时不能为了提高产量,而增加养殖密度,这样容易引发泥鳅病害。

  3池塘里定期施肥培育出各种天然饵料,可以减少一些买饲料的钱。

  4每个时期的泥鳅价格都不一样,因此,要选好上市的时机。

  以上讲述的就是养殖泥鳅的方法和养殖时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黄鳝的繁殖有哪些特性?

  1.黄鳝的生活史

  黄鳝不像多数脊椎动物那样终生属于一个性别,其前半生为雌性,后半生为雄性。

  2黄鳝的性逆转

  黄鳝雌雄异体,但有奇特的性逆转现象。从生命开始到第一次性幼稚均为雌性,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进入雌雄问体阶段,其卵巢逐渐过渡为精巢后终生雄性,这种由雌到雄的转变叫性逆转现象。达到性成熟的黄鳝群体中,较小的个体是雌性,较大的个体主要是雄性。雌雄间体的性腺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生理变化过程中,由有功能的雌性转变为有功能的雄性。黄鳝的幼体性腺逐步从原始生殖母细胞分化成卵母细胞,黄鳝从幼体进入成体,性腺发育成典型的具有卵母细胞和卵细胞的卵巢,以后又逐渐发育变成幼稚卵,这就决定第一次进入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都是雌鳝。雌鳝产卵后,可以明显地发现性腺中的卵巢局部开始退化,起源于细胞索中的精巢组织开始发生,并逐步分枝和增大,即性腺向着雄性方向发展,这一阶段的黄鳝即处于雌雄间体状态。这以后卵巢完全退化消失,而精巢组织充沛发育,并发生发育良好的精源细胞,直到形成幼稚的精子,这时的黄鳝个体已转化为典型的雄性。

  据组织切片观察,仔鳝出膜3天,体长1.35厘米时,1对生殖原基即开始出现,随后逐渐增大伸展。出膜后30日龄的稚鳝,平均体长5-6厘米时,生殖腺外膜合并形成纵隔,已有卵母细胞出现。幼鳝60日龄、体长7厘米左右时,合并的生殖腺变细,横切面似三角形,纵隔完全消失,卵母细胞为不规则形。幼鳝120日龄、平均体长13.5厘米时,生殖性为单一体,位于体腔左侧,右侧生殖腺已不存在生殖腺外观为乳白色,卵母细胞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5-60微米。黄鳝越冬后,平均体长20厘米时,即从幼体进入成体,生殖腺中的卵母细胞逐渐发育幼稚的卵,进人性幼稚时期,称为雌性阶段。雌鳝产卵后性腺中卵母细胞局部开始退化,起源于细胞原基中的精巢组织开始发生并逐渐分枝、增大,性腺向雄性方向发展。这一阶段处于雌雄间体状态(其前半段为偏雌性阶段,后半段为偏雄性阶段)雌雄间体的性腺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生理变化过程中,有功能的雌性转变为有功能的雄性。其卵巢完全退化消失,而精巢组织充沛发育,并发生发育良好的精源细胞,直到形成幼稚的精子,这时候的黄鳝个体已转化为典型的雄性了

  3.雌雄鳝的鉴别

  如前述,55厘米以上的黄鳝基本上为雄性;22厘米以下的黄鳝全为雌性。除了根据体长来鉴定黄鳝的性别外,还可依据其他特征,进行雌雄鉴别。一般雌性黄鳝个体温顺。其头部细小不隆起,体背青褐色,无色斑,或微显3条平行褐色素斑。体侧颜色向腹部逐渐变浅,褐色斑点色素细密且分布均匀,腹部浅黄色或淡青色。雌性腹壁较薄;繁殖季节,手握雌鳝,可看到肛门前端膨胀,稍显透明,现出腹腔内一条长7-10厘米的橘红色或黄色的卵巢。同时,可显现卵巢前端紫色脾脏,这是鉴别雌性黄鳝的主要特征。雄性黄鳝则喜蹦跳,且挣扎有力。其头部稍大而隆起,体背部一般由褐色斑点组成3条平行带,体两侧沿中线分别有一行色素带,其余色素斑点均匀分布如豹皮状。其腹部老黄色,较大个体呈橘红色。其腹壁较厚,不透明。手握雄鳝,腹向上,膨胀不明显,不显现腹腔内任何组织。

  4.繁殖年龄、繁殖季节及环境条件

  黄鳝1龄性成熟,一般在长江流域,黄鳝的生殖季节是5-9月,繁殖盛期为6-7月;珠江水域,其生殖季节为4-7月,繁殖盛期是5-6月;黄河以北的水域,其生殖季节为6-9月,繁殖盛期是7-8月。但随气温的高低变化而提前或推迟。黄鳝每年一般繁殖一次,也有产2次的第一次产卵后约2个月后产第二次卵)其产卵周期比拟长。产卵之前,亲鳝先钻洞,称为繁殖洞。繁殖洞与居住洞的区别是繁殖洞一般在堤埂边,洞口大多开在堤埂边的隐蔽处,洞口下部约2/3浸没于水中。繁殖洞分前洞和后洞,前洞用来产卵,后洞较细长,进洞口约10厘米处较为宽阔,洞的上下距离约5厘米,左右距离约10厘米。

  5.自然性比与配偶构成

  根据周碧云等在上海采集的344尾黄鳝标本解剖发现,性比与年龄和季节有密切关系。黄鳝的雌雄之比:1龄为7.3312龄为3:13龄为0.8814龄为0.34156龄大多为雄性,雌性只占总数的200-30%四川省资料显示,黄鳝生殖群体在整个生殖季节(7月之前)雌性多于雄性,其中2月雌鳝占91.3%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性逆转,8月雌性就只有38.3%左右了9-12月幼鳝长大幼稚时,雌雄鳝约各占一半。由于秋冬季的捕捞,捕大留小,所以开春后仍是雌鳝占多数。自然界中的黄鳝繁殖,多数属于子代与亲代的配对,也存在与前代雄鳝配对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雄鳝存在时,同批雌鳝中就会有少局部提前性逆转,发生局部雄性与同批雌鳝繁殖后代。这也是黄鳝不同于其他鱼类的特点之一。

  6.性腺发育与生殖周期

  1卵巢的发育分期

  I期:卵巢为白色,透明,细长。肉眼看不见卵粒。解剖镜下可见透明细小卵母细胞,核大,胞质少,卵径0.08-0.12毫米。体长6-8厘米的黄鳝为该期卵巢。其卵巢内充满了细小而透明的卵母细胞。

  Ⅱ期:此期的卵巢比I期稍粗,仍为白色、透明。肉眼仍看不见卵粒。解剖镜下可见卵巢内充溢透明细小的卵母细胞,卵径为0.13-0.17毫米,体长15厘米以下的黄鳝卵巢多为Ⅱ期。

  Ⅲ期:卵巢变为淡黄色。肉眼可见到卵巢内有许多细小的卵粒。解剖镜下可清晰地见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卵母细胞中充溢卵黄颗粒,卵径为0.15-2.2毫米。同时,卵巢内还存在少数IⅡ期的卵母细胞。一般处在Ⅲ期性腺的幼鳝全长为15-26厘米。

  Ⅳ期:卵巢明显粗大、卵粒即卵母细胞也明显增大。其颜色由淡黄转为橘黄色,解剖镜下观察能看到卵母细胞中充溢卵黄颗粒,核已逐渐边移。卵径2.2-3.4毫米,此时的黄鳝全长为10-30厘米,有极少数可达40厘米以上。发育到Ⅳ期末的卵巢长占黄鳝体长的44.6%-59.2%平均为53.2%

  V期:卵巢粗大,其中充溢了橘黄色圆形卵粒,卵径3.3-3.7毫米。卵母细胞内充满了排列致密的卵黄球,细胞核边移到卵的一端,卵粒在卵巢内已成游离状,此时卵已成熟。

  Ⅵ期:幼稚卵已排出,卵巢内尚有未成熟的卵粒,卵母细胞开始退化,卵黄颗粒胶液化,卵膜上产生皱褶、断裂,与滤泡区脱离,滤泡膜增厚。

  2精巢的发育分期

  I期:精巢呈透明细线状,肉眼不能分辨雌雄,组织切片观察性腺有一对曲折的生殖褶,其中有一些精原细胞。由于黄鳝性逆转是由雌性变性而来,精原细胞一般在卵巢的生殖褶内形成。

  Ⅱ期:组织切片观察,生殖褶内精原细胞增多并成团,形成精小叶,精小叶无腔,结缔组织明显,呈现初级精母细胞,

  Ⅲ期:精小叶增多增大,向生殖褶内填充,有小叶腔形成,但不明显,精小叶内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为主,外观精巢已变粗。

  Ⅳ期:组织切片观察,精小叶充满了整个生殖褶,生殖褶渐增大,精小叶内分别有由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形成的精小囊,囊内的细胞群处在同一发育阶段,小叶内仍有局部精原细胞。外观精巢较粗,呈乳白色。

  V期:组织切片观察,各精小叶的空腔扩大,充溢幼稚的精子,小叶壁主要由精子细胞及向精子变态的各阶段成分组成。肉眼可见精巢呈乳白色,轻压腹部,精子从生殖孔流出,此时精子已成熟。

  Ⅵ期:精巢中大部分精子已排出,小叶腔中残留少量精子,小叶腔壁中有少数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外观精巢呈透明带状,松散,含有少量精子。

  3生殖周期

  黄鳝生殖细胞的发育、幼稚乃至产出等,都有严格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是黄鳝在其种群发展过程中所固定下来的一种适应性。黄鳝的性周期一般1年就达到性成熟,第一次性幼稚个体绝大多数为雌性。产卵之后,大部分即性逆转,第二年变为雄性个体,尔后终生为雄性。

  7.怀卵量和成熟系数

  一)怀卵量

  黄鳝的怀卵量一般为300-800粒,最多1000粒左右,最少200粒左右,卵呈橙黄色或浅黄色,无黏性,卵膜透明,内有油球。黄鳝的怀卵量与其年龄、体长、体重及产地密切相关。例如,黄鳝个体体重对比分析,每克体重怀卵量为5-20粒,平均每克体重10.3粒。其体长2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180-250粒;体长3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220-300粒;体长4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350-500粒;体长5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550-1000粒;体长60厘米,怀卵量为1000-1500粒。

  2幼稚系数

  黄鳝的生殖腺不对称,一般是左侧发达,腹壁,可以见到卵巢轮廓。黄鳝的幼稚系数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卵巢的各个发育阶段大致情况如下:1-3月,卵巢发育到I-Ⅲ期;约4月下旬,发育到Ⅲ—Ⅳ期,幼稚明显加快;5月中旬到7月底卵巢由Ⅳ期转人V期,卵巢的重量迅速增加,6月达到最高峰。产卵后至12月,幼稚系数明显下降。雌鳝幼稚系数变化范围为0.01-0.29雄鳝幼稚系数为0.0004-0.00275

  8.自然产卵

  [吉山花瑶头条号]产卵之前,雌雄亲鳝吐泡沫筑巢,然后雌鳝将卵产于巢上或洞顶掉下的草根上,雄鳝在卵上排精,卵在泡沫上孵化发育,这样,可大大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其原因,一是泡沫能维护受精卵,使之不易被敌害发现;二是因精子在水中的寿命不如泡沫巢中寿命长,因而可提高受精率;三是使受精卵浮于水面,而水面含氧高,且能从空气中得到氧,水温也高,有利于提高孵化率。受精后的卵一般呈黄色或橘黄色,半透明,吸水后卵径一般为2-4毫米。

  黄鳝亲鱼特别是雄鳝有护卵的习性。天然水域中,雄鳝在泡沫巢上排精后,一般要守护到仔鳝出膜并等到鳝苗的卵黄囊消失为止。这时即使雄鳝受到惊吓也不远离。对于别的鱼或动物来犯,会奋起抵抗。雌鳝一般产卵过后就会离开繁殖洞,个别的也会参与护卵、护仔。

  9.孵化

  黄鳝的卵从受精到孵出仔鳝,如果水温处于28-38℃,需时5-7天,水温25℃左右需911天。最适孵化温度为21-28℃。自然环境下,黄鳝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为95%-100%

  黄鳝的胚胎发育具有与一般鱼类(尤其是鲤科鱼类)不同的特点:①卵径大,卵黄多,胚胎发育时间长,一般需5-11天。出膜时个体大,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强。实验标明,室内玻璃缸内,仔鳝不喂食也能活2个月。②同一尾黄鳝产的同一批卵,相同的条件下孵化,仔鳝出膜的时间不一致,先后相差有48小时左右。③神经板出现在原肠早期动物极细胞,下包至卵的1/31/2这与鲤科鱼类明显不同,而与鳟鱼类似。④胸鳍在胚胎期形成不时扇动,出膜后逐渐退化消失。黄鳝的系统演化过程说明,其祖先是有胸鳍的只是由于临时为适应穴居生活,胸鳍才逐渐退化消失而已。⑤出膜时的仔鳝体长随卵径大小而不同,一般为1.2-2厘米。江苏省兴化杨朱森等观察,刚出膜的仔鳝全长1.5厘米,壁体透明,腹部有袋形的卵黄囊,心脏跳动急速,体弯曲呈弧形,平躺在水底。出膜60小时,长2.3厘米,卵黄囊正面观如一条线,头部有一对胸鳍。出膜216小时,长2.9厘米,卵黄囊完全消失,游泳活泼。

  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药。外部特征编辑本段

  1体形

  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1.78

  2头部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3须

  泥鳅的须有5对,其中吻端1对,上颔1对,口角1对,下唇2对。口须最长可伸至或略超越眼后缘;但也有个别的较短,仅长达盖骨。泥鳅的这5对须,对触觉和味觉极敏锐。

  4鳞

  泥鳅头部无鳞,体表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25一150枚。

  5体表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6鳍

  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11根。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呈圆形。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

  泥鳅品种

  1.真泥鳅一般称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红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

  2.大鳞副泥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体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

  3.中华沙鳅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又称钢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越眼后缘。颊部无鳞。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生活习性编辑本段

  泥鳅样子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泥鳅不只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进去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缺乏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